凉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凉山州科技服务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


来源:www.lsz.gov.cn 时间:2018年04月10日 点击率:打印 】【 关闭 】 【 内容纠错

凉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凉山州科技服务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

凉府办发〔2018〕18号

各县市人民政府,州级各部门:

  《凉山州科技服务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已经十一届州政府第1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凉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年3月21日

凉山州科技服务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科技服务业是运用现代科技知识、现代技术和分析研究方法以及经验、信息等要素向社会提供智力服务的新兴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人才智力密集、科技含量高、产业附加值大、辐射带动作用强等特点。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是推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经济深度融合,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实现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推动经济向中高端水平迈进的重要举措,对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国家、省关于推动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安排部署,结合凉山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及面临的机遇

  (一)发展基础。

  1.科技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十二五”以来,州委、州政府牢牢把握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工作基调,深入实施提速增量、提质增效“双提升”战略,组织实施重大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项目652项,获授权专利1190项,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户、省创新型企业22户,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2015年,全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14.8亿元,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5.2%,为“十三五”期间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

  2.科技服务创新体系初步建成。2015年,全州有专业技术人员7.1万人,全社会科技研发经费投入3246万元,授权专利270件;拥有科技服务业规模以上企业24家,实现营业收入32亿元,同比增长10.3%;现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户、国家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3个;省创新型企业22户、省知识产权优势培育和试点企业5户、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34户、省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级创新团队6个;创建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个,高校重点实验室12个,州级创新型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建成凉山稀土产业技术研究院,冕宁稀土产业化基地成为我州首个省级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初步形成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专业化技术和科技推广、科技信息、科普宣传教育、综合科技等为一体的综合科技服务体系。

  3.科技服务成果转化成效显现。“十二五”期间,我州充分发挥四川省技术转移中心凉山分中心等平台的作用,成功实施中日“金沙江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全粒级钛铁矿高效回收专有技术转化应用的优化与提升”等国际合作项目,实施国家和省级科技富民强县、成果转化项目近40项。全州有关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与多个国家或地区在花卉、烟草、生物质能源、机械制造、钒钛稀土新材料等领域开展科技交流合作,着力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等关键共性技术的引进、研究与示范。围绕马铃薯、枇杷、荞麦、茶叶、核桃等特色产业开展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顺利实施了津巴布韦烟草优良品种引进、半细毛羊高效综合养殖技术、优质苦荞麦新品种产业化等重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目前,我州已建成省州级农业科技园区18个、县级农村产业技术服务中心15个、农村科技“110”信息服务平台2家。

  4.科技服务发展环境不断优化。近年来,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深入实施“科教兴凉”“人才强州”战略,先后制定出台《关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关于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决定》《关于促进大学生和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促进全面创新改革驱动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指导性文件,设立了应用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合作等7项科技专项资金,持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加快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支撑引领作用凸显。钒钛稀土等战略资源综合利用开发、农业科技创新、科技扶贫惠民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区域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二)面临机遇。

  一是从国际趋势来看。根据发达国家经验,进入工业化中期后,技术在产业发展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基于信息网络的科技服务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

  二是从国内发展环境来看。我国正在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向世界科技强国目标迈进,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孕育形成,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大量涌现。随着“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建设、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规划》的深入实施,必将为凉山科技服务业提供巨大发展空间。

  三是从我省发展形势看。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科技服务业发展,把科技服务业作为五大新兴先导型产业之一,采取系列重要举措大力推进。我省已成为财政部和科技部联合启动科技服务业创新发展试点省市之一,科技服务业部分领域在全国具有一定优势。

  四是从我州发展趋势来看。凉山已进入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关键阶段,州委、州政府提出了将凉山建设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学中心的号召,凉山丰富的水电、矿产、农业、旅游、民族文化等资源综合利用和科学开发,迫切需要更高质量的科技服务支

  撑,同时,我州出台了《关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等系列文件,设立州级财政科技专项资金,加大财政科技投入,科技服务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三)存在问题。

  1.发展基础薄弱。凉山州科技服务处于发展起步阶段,存在量小质弱,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产业链条短、政策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2.中高端专业人才匮乏。从业人员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中高端科技服务业人才缺乏。

  3.政策机制不健全。现有发展政策与科技服务业发展需求不匹配,州、县市两级科技服务发展投入偏少,未建立与科技服务业发展相匹配的考核管理等机制。

  4.行业发展不平衡。受地方经济社会发育程度制约,现有规上科技服务业企业全部分布在西昌市,生产性科技服务业等发展滞后。

  二、规划总则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以政策扶持为先导,以研发设计为龙头,以平台建设为基础,以服务需求为导向,以成果转化为目标,以人才集聚为支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建立覆盖凉山科技创新全产业链的科技服务体系,激发科技服务发展活力,培育科技服务市场,创新科技服务模式,推动科技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优势优先。充分发挥凉山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全面推进“互联网+”、云服务、大数据等科技服务新技术、新成果在战略资源创新开发、创新创业、现代装备制造、清洁能源、特色优质农产品、文化旅游产业等领域的应用,推动科技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

  2.坚持创新驱动。积极搭建创新孵化、技术交易、成果转化等平台,整合创新要素和公共科技服务资源,大力培育和发展新型科技服务业态,推动技术创新与服务模式创新相结合,形成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全面创新驱动发展的科技服务业发展机制。

  3.坚持深化改革。积极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政府引导和扶持,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着力构建符合凉山实际的科技服务业发展机制。

  4.坚持集群发展。根据我州各县市现实基础,差异化定位,综合运用财税、金融、产业等政策,强化示范引领,支持西昌市先行先试,着力打造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功能齐全、产业链完整的科技服务业集聚区,推动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协同发展。

  5.坚持开放合作。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相结合,加强科技交流合作,有序开放科技服务市场准入,着力构建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科研设施开放共享良性互动机制,推动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科技文献、科学数据等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合作建设,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6.坚持均衡发展。坚持示范引领、点面结合,充分发挥西昌市科技服务业发展示范引领作用,加大对安宁河谷地区科技服务发展支持力度,推动全州科技服务业均衡发展。

  (三)总体目标。

  培育一批科技服务龙头企业,鼓励支持重点产业龙头企业建立企业技术研发中心,科技服务水平显著提升、机构数量显著增加、产业规模显著扩大;科技服务市场化水平和竞争力明显提升,科技服务业在现代服务业中的比重得到提升,科技服务业成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力量,基本形成覆盖我州特色产业龙头企业的科技服务产业体系。到2020年,全州科技服务业营业收入力争达到50亿元,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力争达到50%,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上升到2%。

  三、重点领域

  (一)研发设计服务。

  围绕钒钛、稀土、有色、生物医药、十大特色农业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等优势产业,引导企业加大研发设计投入,加强基础研究机构建设,完善研发设计服务体系。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面向市场加强科研资源整合,提高研发设计服务能力。支持省内外知名科技企业在我州设立研发服务分支机构,成立研发设计服务企业,建立研发设计交易市场。

  1.基础研究机构。逐步提高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建立适应科技服务业发展需求的财政投入机制。稳定支持重点产业学科方向,引导各方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和自然科学基金投入。支持高校院所、科技型企业建设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将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科研成果进行系统化、配套化和产业化研究开发与应用;支持高校院所、科技型企业面向市场加强科研资源整合,提升研发设计服务供给质量和水平。

  2.产业研发机构。围绕我州优势特色产业,支持省内外知名企业在我州设立研发服务机构,建立以科技领军型企业为龙头,上下游企业、高校、行业协会、中介机构等共同创新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推动建立责权清晰、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紧密合作机制,支持各县市引进共建一批产业技术研发机构,围绕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开展协同创新和联合攻关。

  3.企业研发机构。鼓励企业独立或联合设立技术研发平台,引导企业研发机构集聚创新资源,开展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方式创新。鼓励引导企业整合创新资源,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技术水平高、附加值高、市场竞争力强的产品,参与或独立创制国家、行业、联盟各类技术标准,促进技术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为全行业提供关键共性技术服务。

专栏1:研发设计服务

鼓励支持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研发机构来凉山发展,设立研发分支机构。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研发设计)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围绕钒钛、稀土、有色、生物医药、十大特色农业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等行业科技创新需求,加强国(省)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联合州内外高校院所构建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研发设计服务联盟,大力发展面向我州优势特色产业的研发设计服务新业态。加快推进凉山稀土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重点研发高品质、高技术含量的储氢材料与镍氢电池,稀土催化、永磁和无机材料及其产业化技术。加快推动中泽新技术开发公司省级油橄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建设。

  (二)技术转移服务。

  1.加快技术转移中心建设。加快推进四川省技术转移中心(凉山)分中心建设,充分利用凉山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以技术合作开发、委托开发、转移转化为重点,以联合基础研究机构、产业研发机构、企业研发机构为抓手,推动州内外科研成果面向我州优势特色产业转移转化。

  2.优化技术市场服务。加强州、县市两级技术市场与国家、省技术市场的互联互享,建立健全网上技术市场运行机制,创新网上技术市场服务模式,优化技术信息、交易信息整理发布,加强网上技术市场与科技大市场双层复合、功能互补,加快推进双向互动的技术供需体系、技术交易服务体系和技术交易保障体系建设。

  3.科技中介服务。引进和培育技术咨询、技术评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以及科技代理等专业化科技中介机构,培育一批企业技术专员队伍和高校、科研机构技术中介队伍,完善技术经纪人制度,充分发挥科技社团科技服务中介作用。

专栏2:技术转移服务

积极推进“四川省技术转移中心(凉山)分中心”建设,进一步完善“凉山州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结合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发展需求,集成优势科技创新资源、整合区域服务功能、集聚技术转移高端人才,加快建立攀西区域协同技术转移新机制,促进我州区域优势特色产业、高新技术行业科技成果转化。

加快构建科技成果咨询、鉴定、评价、评估、登记、信息发布、成果转化等全方位中介服务机构和平台。

  (三)创新创业孵化服务。

  1.综合性孵化服务。综合运用政策、资金、项目等手段,鼓励支持各县市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区、创客空间、星创天地等孵化平台建设,支持全州各类工业园区、农业科技园区等开展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构建“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四位一体创业孵化体系,为各类企业、创业者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创新创业服务。

  2.创新型孵化服务。引导企业、社会资本投资参与建设一批“孵化+创投”的专业化创新型孵化器,面向早期项目和新办企业提供资金、创业导师、培训辅导、交流对接等高附加值的软性服务,为创业者提供全方位服务。立足我州文化旅游资源优势,积极推进众创空间、创新工场、创业孵化小镇等孵化载体建设,大力提升文化旅游产业创新创业孵化服务能力。支持西昌学院设立创业学院,形成创客、企业家、天使投资人、创业导师互助机制,探索形成创新创业新模式。

专栏3:创新创业孵化服务

加快推动创新创业服务载体建设,推动西昌市、会理县等科技服务业重点发展县市建设1个以上“双创”孵化器,到2020年,实现创新创业平台县市全覆盖。

依托凉山科技信息网建立“科技服务业网上平台”,重点提供科技服务业创新创业培训、行业信息发布、项目申报等服务。

落实土地、资金、人才等优惠政策,支持西昌学院等高校建设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俱乐部,积极筹建凉山州创业导师数据库,加快推进凉山州创业创新孵化中心暨凉山州(西昌)大学生创业基地建设,推动全州创新创业孵化能力显著提升。

  (四)知识产权服务。

  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大力培育知识产权服务市场。加强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建设,创新知识产权服务模式,强化咨询、检索、数据加工等基础服务,开拓评估、交易、转化、托管、投融资、法律援助等增值服务,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知识产权服务企业和品牌,提升信息分析、专利预警和战略研究等专业服务能力,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

  1.知识产权中介服务。大力引进省内外知名知识产权服务机构,鼓励开展知识产权基础信息深度加工,发展知识产权领域信息检索分析、数据加工、文献翻译、科学服务、数据库建设、软件开发、系统集成等服务,积极发展专利代理、技术评估、价值评估等服务,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构建专业化、市场化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2.知识产权代理服务。以知识产权代理服务机构为主导,加强专利代理人才引进和培养;组织专家团队深入企业开展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帮助企业挖掘专利资源,提升专利申请代理成功率。

  3.知识产权法律服务。发展知识产权申请、法律维权等服务,提升知识产权获取和保护维权水平。探索发展商业模式创新、电子商务等特殊领域的知识产权法律服务。

专栏4:知识产权服务

完善凉山州科技成果申报系统,落实专利资助政策,完善专利激励机制,促进知识产权的应用和发展。

重点发展知识产权中介服务、代理服务、法律服务,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专业化、高效化、综合化发展。推动知识产权服务市场化运营。加快知识产权服务人才引进培养,支持西昌、会理等重点县市开展知识产权服务业试验区建设。

  (五)科技金融服务。

  一是加快政策制定,解决科技服务企业的资金发展瓶颈。充分利用州政府与深圳证券交易所、成都(川藏)股权交易中心“十三五”战略合作机遇,培育一批科技型企业上市挂牌。二是鼓励支持商业银行、融资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拓展科技金融业务,为科技型、创新型企业量身制定专业授信计划和金融服务方案,设立服务科技型企业专营机构,投放科技小额贷款、股权质押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投贷联动等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拓宽科技服务企业融资渠道。三是支持互联网金融发展,引导和鼓励众筹融资平台规范发展。四是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支持州、县市设立种子基金,发挥相关政府基金作用,强化对科技服务业扶持。五是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天使投资、创业风险投资等股权投资,开展创投、信贷、债券、担保、保险、风险投资、政府基金等各渠道融资服务,创新风险分担机制,更好满足科技型企业融资需求。

专栏5:科技金融服务

按照“培育一批、成熟一批、上市一批”的思路,加快建设我州上市挂牌企业后备资源库,大力推进州内科技型企业上市或挂牌。

加快企业改制,改善企业融资结构,明晰产权关系,夯实对接资本市场的基础,实现我州科技服务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

发展互联网金融下的科技金融筹融资平台。以工商银行等国有四大商业银行为主,其他股份制银行和城商银行为辅,加快科技银行建设及专营机构建设,拓宽科技金融服务渠道。

完善州科技金融中心与县市科技金融工作站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逐步建成以西昌市、德昌县、会理县、会东县、宁南县、冕宁县为主的科技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推动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健全促进科技创新的信用增进机制。

  (六)科技文化服务。

  加大文化科技创新力度,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加强数字化服务平台建设。整合全州公共文化机构数字化平台,组织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直播卫星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广播电视无线覆盖数字化、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凉山家庭大数据服务平台、新媒体传播平台等项目;挖掘我州文化特色,丰富数字文化内容,利用信息和网络技术手段,加强科技服务在文化领域的运用,开发有科技含量、地域特色、市场地位的数字文化产品;加强科技场馆、农家书屋、文化馆、图书馆等文化公共服务平台的网络化和数字化建设,不断提高文化消费力。

专栏6:科技文化服务

推动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监管平台凉山监管分平台、凉山家庭大数据服务平台、新媒体传播平台、数字出版内容发布投送平台、凉山广播电视台彝语译制中心建设。

大力支持高清制播能力、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城镇公共无线视听工程、凉山州应急广播工程、公共服务数字化升级、全媒体集群新媒体产品矩阵、特色文创产业、藏区州县广播电视节目覆盖工程、高清广播电视节目传输覆盖等项目建设。

  (七)专业技术服务。

  立足凉山实际,加强检验检测、技术装备、气象、地震、环境等领域的专业技术服务。推进检验检测公共平台建设和检验检测机构市场化运营,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加强测试方法、测试技术等基础能力建设,发展面向设计开发、生产制造、售后服务全过程的分析、测试、检验、计量、标准化等服务,培育第三方质量、标准和安全检验、检测、检疫、计量、认证技术服务。积极推进农业检测、食品药品检测、安全生产检测、工业产品检测、消费品质量检测等公共检测业务的服务外包。发展电子商务等信息技术服务业。

专栏7:专业技术服务

围绕凉山特色产业,打造地方特色检验检测机构,提升科技服务能力。进一步打造凉山南红玛瑙检测中心,不断完善检测人员、设备、能力及社会影响力,积极创建省级、国家级检测检验中心、凉山州纤维检验所,重点开展区域内纤维制品、桑蚕干茧生丝检验检测服务,强化凉山州国家“东桑西移”战略重要蚕桑基地的地位。

依托缅气入川工程,加快推进埋地燃气管道检测项目、锅炉能效测试煤质分析和检测项目建设,提升我州技术装备能力。

  (八)资源共享平台。

  深化科技平台建设,增强平台“集聚、服务、撮合、孵化”核心功能,完善平台服务资源共享和服务需求汇集机制,提供多元化创新服务,打造区域综合科技服务平台,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有效支撑,增强区域综合科技服务能力。

  四、主要任务

  (一)创新机制体制。

  1.改革管理体制机制。一是围绕研发设计、技术转移、创新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金融、科技文化、专业技术服务等重点领域,组织申报或立项实施一批重点项目。二是强化科技服务业财政支持。完善和加强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采取后补助、无偿资助、贷款贴息(融资贴息)、购买服务等方式,加大对科技服务发展的支持力度。三是强化科技服务业金融支持。支持银行、融资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建立科技企业融资服务专营机构,降低准入门槛,大力开展金融产品创新,拓展科技企业融资渠道。四是构建科技服务业推进机制。成立凉山州科技服务业发展推进小组,及时研究解决科技服务业发展重大问题,形成推动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2.完善创新激励机制。推进科技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在选人用人、成果处置、薪酬分配等方面,给高校、科研院所开展科研更大自主权,激发科技创新动力;建立科学合理的科技评价制度,实行分类评价,尊重不同创新活动的多元价值。推进科技服务业与“双创”互动发展。结合凉山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决策部署。

  3.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积极落实西部大开发、“营改增”等关于支持科技服务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切实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和中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

  (二)促进人才集聚。

  1.引进中高端人才。用好省、州关于科技人才工作的有关优惠政策,鼓励支持州内高校院所、科技服务企业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流动工作站等人才平台;引进科技服务业中高端人才和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

  2.加强本土人才培养。围绕产业发展需求聚才用才。建立完善人才交流平台。大力实施创新型企业家、科技创新创业苗子、杰出青年科技人才、科技创业领军人才等培养支持计划和科技服务业急需紧缺人才选育计划,为科技服务业发展培养一支留得住、能战斗、带不走的高层次骨干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3.完善服务供给机制。对接州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和学会组织,建立健全科技型企业专家服务制度和科技创新人才培训合作机制。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产学研合作,以企业为主体、高等院校为基础、校企合作为纽带,推动科技服务业领域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建设。加强人才激励,着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鼓励科技人才以知识产权入股、期权奖励、技术有偿转让等方式参与要素收益分配,让有真才实学、作出贡献的优秀人才实现“名利双收”。

  (三)创造服务需求。

  1.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支持州内外科技服务中介机构结合我州实际,创新服务模式,为我州钒钛、稀土、有色、生物医药、十大特色农业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量身定制科技服务。

  2.激发企业科技服务需求。壮大发展科技型龙头企业,鼓励发展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强化科技服务对进一步确立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的关键作用,按照企业类型,构建科技企业梯次培育机制,形成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与龙头企业共同发展良好局面。

  (四)建设创新平台。

  围绕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点县市,打造各具特色的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创新平台、公共服务平台、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建设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助推我州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创业。

  1.发挥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核心载体作用。以西昌学院、攀枝花学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研究中心为载体,聚合资源、融合发展,积极引进国内外高水平科技服务机构。利用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发展机遇,积极对接攀枝花市、雅安市,围绕我州西昌市、德昌县、会理县、会东县、宁南县、冕宁县等科技服务业发展重点县市,打造攀西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带,统筹规划攀西地区科技服务业产业定位及空间布局,实现错位发展、协同创新。

  2.提升重点产业园区创新发展水平。引导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以优势产业、重点产业为抓手,大力发展攀枝花钒钛产业园区和西昌钒钛产业园区,围绕我州烟草、油橄榄、花卉、核桃、马铃薯、会东松露等优势特色产业延展科技服务链。支持各县市加快高新区建设,实现产业集聚区、经济强县的高新园区全覆盖。

  3.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建立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梯度培育机制,扩大企业研发机构覆盖面。鼓励龙头企业建立和发展自有研发部门和研发机构,引导小企业加强研发部门建设,让企业研发机构成为科技人才高地。

  4.加强国际国内合作交流。围绕我州烟草、油橄榄、花卉、蚕桑、会东松露、苦荞、洋葱等优势特色产业,推进有国际合作基础的机构建立国际联合实验室等合作平台,开展国际合作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转移。吸引国内外科技服务业龙头企业与我州科技服务机构合作,聚集创新要素,开展技术交流。

  (五)组织科技创新。

  以提升科技服务机构科学水平和技术能力为目标,实施重点研发项目和示范应用项目。

  1.提高基础研究水平。重点在研发设计、技术转移、创新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金融、科技文化、专业技术等领域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培育一批具有源头创新能力的研究服务机构。

  2.组织重大科技攻关。重点围绕钒钛、稀土、有色、生物医药、十大特色农业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等优势特色产业,以龙头企业为主体,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形成集聚效应,尽快实施科研基础好、能填补国内空白、近期有望获得突破、发展前景良好的重大科技项目,形成示范效应。

  (六)构建科技市场。

  充分发挥技术市场在配置创新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加快科技市场建设发展。

  1.推进科技市场建设。培育符合市场化运作要求的企业化主体,建设县市科技市场,形成比较完善的科技市场体系。继续引导各级技术市场加快企业化、专业化、市场化步伐,增强拓展市场的能力。加强技术转移中心、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检验检测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对技术市场的支撑和服务,形成一站式创新服务链。

  2.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促进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在国内的使用和处置,不再审批或备案,所获得的收益全部留归单位,单位可自行决定分配。落实国家关于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成果给予个人股权奖励、股权激励的个人所得税政策。

  (七)健全市场机制。

  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理顺行政部门与科技中介机构之间的关系,实行市场运作、行业自律与政府监管相结合的模式,加强对科技服务业的规范和监管。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后补助”力度,完善管理平台,加快公共科技服务发展。鼓励科技服务业企业开展科技服务行业标准建设,实现优质服务标准化。建立知识产权执法联动机制,打击技术交易中的不法行为,维护技术市场秩序。

  (八)深化开放合作。

  推进我州与省内、国内、国际联合研究计划的实施,加强重点领域科技合作与交流。有序推进科技计划对外开放,开展高附加值原创性研发活动。鼓励企业通过设立共同基金等方式,吸引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来我州联合组建科技中心,以研发设计、信息资源、创业孵化等领域为重点,支持科技服务企业“走出去”。支持各类科技服务机构开展对外交流合作,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增加有绩效的交流和访学活动。

  (九)加强监管考核。

  根据科技服务业特点和发展实际,创设科技服务业统计标准、指标体系与调查方法,为制定科技服务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探索研究将新兴业态纳入统计制度的方式方法。加强科技服务业基本单位名录库建设,努力做到“应统尽统”。加强数据开发利用,为科技服务业发展提供准确科学的统计参考。将科技服务业工作纳入各县市政府和州级相关部门目标考核,加强科技服务业统计评价工作,由州委州政府目督办会同州科知局及相关单位制定目标管理考核方案,按照考核要求统一对科技服务业履职情况进行考核。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要加强科技服务业领导机构建设,建立州科技服务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全州科技服务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形成州县市联动、部门间协同、社会广泛参与的整体推进机制,合力推动科技服务业发展。州级相关部门、县市科技管理部门要建立相应工作机构,细化责任分工,落实推进措施,加大落实力度。

  (二)制度保障。

  要进一步完善科技服务业市场法规和监管机制,规范市场秩序,营造平等参与、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根据《凉山州科技服务业推进方案》和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凉山州科技服务业管理实施办法》《凉山州科技服务业发展优惠政策汇编》等,出台有利于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土地、电力等优惠政策。

  (三)经费保障。

  要设立凉山州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支持各县市、高校院所、科技型企业加大科技服务工作投入。推动企业和创业者充分利用各类创新载体提供的科技资源,开展检验检测、合作研发、委托开发、研发设计等活动和科技创新。深化科技大市场试点,对通过技术市场交易实施的技术交易、技术拍卖项目,按规定比例、范围给予补助。加大政府采购科技服务项目力度。落实国家出台的包括天使投资在内的投向种子期、初创期等创新活动投资相关税收支持政策。通过现有财政专项资金积极推动科技服务业示范区、示范机构建设,支持科技服务业做大产业规模、创新服务模式、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鼓励信贷、债券、保险、担保、风险投资以及金融衍生品等资金加入融资平台。鼓励社会资本设立科技投资公司、科技融资担保公司、科技小额贷款公司、科技融资租赁公司、社区科技银行等多业态的新型科技金融服务机构,满足科技型企业对科技金融服务的多样化需求。鼓励商业银行不断创新,开发知识产权质押、股权融资、融资租赁等特色金融产品,全方位服务科技型企业融资发展。

  (四)人才保障。

  要搭建科技服务业专业化人才市场、科技中介市场,推动科技服务业人才自由流动、合理配置。一是围绕科技服务业重点发展领域,以各类创新创业孵化平台为基础,以高校院所和社会专业培训机构为依托,加大科技服务业专业人才培养和培训力度,提高科技服务业从业人员素质。二是加强技术经纪人队伍建设,完善科技服务业人才评价体系,健全职业资格制度,充分调动高校院所、企业等各类人才在科技服务领域创新创业积极性。三是不断完善科技服务业引才引智机制,落实高端、紧缺技术人才优惠待遇,着力引进懂技术、懂市场、懂管理的高层次科技服务人才,支持州内外高校院所科研人员、企业科技人员等创新型人才投身我州科技服务领域,开展创新创业。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