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筑牢脱贫基础。大力整治路水,完成31个乡镇通乡油路建设。全县122个贫困村已通畅115个732.458公里,125个非贫困村已通畅108个298.124公里。建设蓄水池2620口、新(改)建供水管道2703.56千米。新(改)建达标村卫生室、村文化室、通讯基站,公共服务基本实现全域覆盖。(2)拓宽增收途径。大力发展“1+X”产业,重点推进苹果、花椒、核桃等特色产业,突出山羊、生猪、鸡鸭等短期时效项目,兼顾蘑菇、西瓜、樱桃、葡萄、中药材等长效产业培育,贫困群众收入快速持续增加。因地制宜实施村集体经济项目,促进贫困村集体收入达标。提升就业转移,开展美容美发、汽车维修等技能培训群众4500余人,面向贫困群众设置护林、防火、保洁等岗位732个,提高就业工资性收入。(3)推进保障全覆盖。抢抓“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实施的机遇,建成3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实施易地扶贫搬迁6291户、彝家新寨6671户、危房改造823户、避险搬迁558户,确保住房安全有保障。压紧压实控辍保学“六长”责任制,小学、初中入学率分别达到99.8%、98.7%,建成幼教点204个,入院幼儿达15346人,贫困家庭适龄儿童实现应补尽补、应读尽读。大力实施健康扶贫,建卡贫困户参加“新农合”参合率达100%,贫困人口县内就医实行“先诊疗、后结算”,贫困户县内就诊个人付费率仅4.7%。 |